第001章 (清未李家)

更新时间:2021-04-25 09:32 字数:1924

封建迷信、是由封建和迷信两个词组成。前者是、“帝王把土地赐给了臣子们。”“建”,是创立、设置和竖立的意思。而迷信呢、是指人们对事物不辩真相盲目信仰或崇拜。到底是盲目的呢?还是另有缘由?且看霸气的初作《古镜妖楼》。大千世界,无奇不有、世间的事无巧不成书。封建和迷信这两件事儿,都让李家给贪上了。

话说,在清末年间,京城的西郊外、住着一户人家。李当家的随母姓,据说当朝老佛爷身边最红的太监是他的舅舅。当时的社会是这样,亲戚朋友多,到哪都好办事,这李当家的借着佛爷红人的名声滚了财运。要说红运当头,想不红不运都不行。李大户的药材生意是如日中天,在加上周边的财主或是商贩、大到达官贵人都捧他的臭脚,都知道此人上面的亲戚非同一般。李当家的从一个近要讨乞的人,转身摇变,成了财主。这天,李夫人又给府上添了一位公子,李当家的抱着怀中的儿子,乐开了花,想想自己糊涂的一生,竟借他人之名发了家,真是富喜、财喜双临门。

李当家的给儿子取了个名,叫财乐。按照他的意思是,有钱图个乐。为了庆祝晚年得子,设宴摆席三天。京城西郊外的李家大户,一时间名声四起。此事竟然传到老佛爷的耳朵,老佛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许多朝廷官员巴结讨好李大户,送重金,称兄道弟。只有老佛爷身边的那位大红人不知道。原因很简单,这些官员们都留了一手,臭事不留名。想有一天,借红人侄子之力步步高升。或临危之时,还能自保乌沙官帽,所以此事只能瞒过红人耳。

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,转眼间财乐十五岁。这日,老佛爷与皇帝大臣等出京游猎,路经西郊,看到了一座最耀眼的庄园,这正是李家。老佛爷问道:“不想此地竟有如此旁大的宅院,不知是哪位显贵的人家居此啊?”一旁的小公公小声回答:“回老佛爷,听说是李总管的侄子。”身后的李大总管一惊,擦着头上的冷汗说道:“你这狗奴,好大的胆。竟敢在老佛爷面前胡说,小心回去割了你的舌头。”老佛爷笑道:“好啦!你起来吧。莲英啊!按排一下皇上的游猎,然后随哀家前去看看。”

李莲英送走了皇上等人,随老佛爷的车马,来到了李家大院。一直小心谨慎的李莲英,怎么也想不起来何时会冒出个侄儿来。李当家的远远看到皇车来到,心慌了起来。看来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要发生了。

不过,李当家的也算是见过事面的人,吩咐众人一同迎接。当下,全家人跪下,李当家的不知哪位是他的娘舅,不敢抬头,更不敢冒然说话。#_#

全家上下跪拜在地,直到慈禧发话,方才起来。老佛爷看到其中一位俊俏的书生,问此人是谁?李当家惊恐的回答是自己的儿子。老佛爷摸着李财乐的手,看着李财乐笑道:“唉呀,好一个俊俏的公子啊。你叫什么名字?都会些什么?”财乐:“回老佛爷,平民李财乐,文能琴棋书画、武能骑马射箭。”老佛爷惊道:“哎呦!看不出你小小的年纪,会的还挺多。那好,就给哀家表演一番。”财乐天资聪明,自幼跟着先生学习琴画、马术,这点当然难不过他。就见那财乐左手抚琴、右手画画,直到一曲弹完,竟画出个高山流水入云来。财乐拿起手中的画递给慈禧说道:“祝老佛爷与天地同寿、万寿无疆。”老佛爷拿着高山入云流水画高兴坏了,摸着财乐的手笑道:“老佛爷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能将琴画合一的。”

后诗赞财乐:

一身白衣锦

头顶金花冠

容貌白如玉

当世赛潘安

今龄年十五

能把佛爷欢

琴画左右手

千古第一人

当日,财乐又表演了一番骑马射箭,那威武英姿无不讨佛爷喜欢。老佛爷对李莲英说道:“莲英啊,你李家能有这样的后人,你不感觉到荣耀嘛?哀家要重赏他。”李莲英一直在纳闷,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哪杆子打出的这门亲戚?见这少年甚得佛爷欢喜,只得任从。又听老佛爷要赏,更是一惊,跪地说道:“如此谢过老佛爷。”

老佛爷临走前李莲英悄悄的对财乐说:“你小子运气不错,不过我可告诉尔等,不可借我之名在外胡作非为。下个月就是老佛爷的寿辰,到时看你小子表现了。”财乐心领神会的回答:“请舅爷您放心,财乐一定会把此事办好。”李莲英哈哈大笑道:“好吧!这门亲戚就算认了。”

送走了慈禧、莲英等人不说,李当家的乐坏了,不想自己乱沾亲带故,竟然还能让儿子得到老佛爷的赏识,离升官发财不远矣。这夜,李当家的高兴了一夜,是大笑而亡。李当家的先死,李夫人随后而终,财乐一夜之间便没了父母双亲。皇帝猎游之时,众多大臣看到李莲英的态度,想想几年来,并没有得到一丝的封赏,恐怕其中另有蹊跷。如今李当家的一死,各大官员都盯紧李家这块肥肉,想的是李家的雪花白银。可他们并不知道,李家唯一传人李财乐和老佛爷的谈话。这些官员除了想占地吃金外,还暗中欺压。先派人冻结李家钱财,然后拆散李家上下佣人。李家大院瞬间变得空空荡荡,剩下的只有财乐和两俱早已死去多时的父母尸体。

真是风云起时金沙舞、风云散去沙成石。

一场欢喜一场忧。

欢优背后等着财乐的又是什么?^_^

鄂ICP备16012254号-1 PinShu.com Copyright @ 2014-2021 武汉品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@ 版权所有